近年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实施“全方位引才”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着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一岛两窗三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首次开展全方位引才行动,引进各类人才600余人;首开精准引才先河,选拔首批区管引进生9名;首次推出“麒麟英才卡”服务,受益人才1000余人;设立首家区外“人才驿站”,建立区外引才联络点;进一步深化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校地合作……
今年,实验区人才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背后,彰显了实验区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的信心和决心。
优化人才服务
得天下英才而任之
日前,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副院长许桂荣作为人才辅导员,参加平潭赛尔双语学校小学部举办的“对话榜样人物”活动。活动中,他为学生们带来题为《扎根平潭,贡献平潭》的演讲,畅谈在平潭发展机遇,分享精彩故事。
而在此前,为了更安心在平潭工作生活,到平潭工作7年的许桂荣选择将自己的孩子转入该校上学,同时还享受到了学费优惠。
人才子女就读学费优惠,源于去年实验区携手平潭赛尔双语学校打造实验区首个人才主题试点学校。人才主题学校设立后,不仅推出人才子女学费优惠,该校还引入实验区各类人才担任校科技教师,通过开展特色课程交流及技能展示,提升办学水平,实现资源互利共享。
“平潭给了我很好的发展平台,这些年,平潭还为人才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关心关爱,让我更放心扎根这里。”许桂荣说。
近年来,聚焦人才普遍关切的“关键小事”,实验区在生活服务、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今年5月,实验区通过发行“麒麟英才卡”,为人才提供专属的金融、交通、旅游、住宿、就学等12项功能,推动人才服务事项“一卡集成”。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麒麟英才卡”700余张,努力提升人才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2021年度实验区博士选调生刘寒表示,最初了解到平潭,是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吸引他来的则是实验区的人才引进政策。“除了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举措,实验区还会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这让我们在这里工作生活很有归属感。”
今年以来,实验区开展“人才汇岚岛,共度好年华”人才系列活动,先后组织各类人才主题活动10余场,覆盖900余人次;推动平潭赛尔双语学校、山海佳苑等“人才驿站”示范站点建设,在广州设立首家区外“人才驿站”,让平潭爱才留才氛围更加浓厚。
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人才工作处处长邓浩表示,下一步,实验区还将完善人才支持举措,重点在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生活服务等方面加大优惠力度。
创新引才方式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近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以下称“协和医院平潭分院”)胸外科门诊外,不少患者早早就在排队等候。当天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胸外科主任陈椿下乡帮扶的日子。
“听说陈椿院长在胸外科方面很权威,我们特地赶来。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真的很不错。”市民高女士说。
过去看病“往外走”,如今“名医就在家门口”。实际上这并不是陈椿第一次到协和医院平潭分院看诊。去年,实验区通过引进“名医工作室”,不断增强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今年6月,在实验区举行的2023年闽台医疗高品质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现场,包括“陈椿名医工作室”“张承能名医工作室”在内的7个两岸名医工作室正式揭牌。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敲门”,实验区以优化引才方式为突破口,主动走出去引才。4月,实验区今年以来大规模的校园引才专场招聘会在暨南大学举办。与以往招考方式不同,本次招聘实现了当地报名、当地考试、当地体检、当场签约,以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招才引才。
此外,为了让这些人才在平潭安心工作,协和医院平潭分院还专门安排了住宿等生活配套,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集聚各方才智
留天下英才而悦之
8月22日,实验区党工委书记赖军会见到平潭考察的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进行交流。
今年6月,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与实验区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围绕科学研究、科技攻关、流行病学调查、人才交流和培训开展交流合作,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平潭妇幼保健工作的提升。此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在实验区党工委党校(行政学院)挂牌成立“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实现校地合作常态化。
据统计,2012年以来,由福建省委组织部从省直机关、各地市选派到平潭的挂职干部共计1345人,在自贸创新、口岸通关、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等领域助推实验区发展。
据悉,平潭综合实验区即将发布“1+1+N”人才政策体系,以更大的决心、更满的诚意、更优的政策,广邀天下英才汇聚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