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福建海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衡水第四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提醒: 家长过度期待易致考生焦虑

专家简介:曹满占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河北省健康学会理事;衡水市肿瘤心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衡水市精神卫生学会副主任;衡水市消防官兵心理干预首席心理治疗师。 

对精神分裂症、抑郁发作、焦虑症等精神科常见疾病有着丰富诊疗经验,对于亲子教育、青少年成长、家庭关系、职场减压、更年期精神障碍、失眠调理等有着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曹满占 

家长过度期待易致考生焦虑 

一般来说,敏感、内向、过于追求完美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一定要考最理想的学校”,压力之下就可能会焦虑。另外,有的孩子对考试有着消极的认知,一次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不聪明、没本事、会被同学老师看不起,还对父母有愧疚感。 

除此以外,家长的过度期待是导致孩子焦虑的重要原因。如果父母过于注重考试结果,孩子焦虑程度会上升。孩子的焦虑不只来自于自身的需求,大部分来源于周边环境,很多家长从小就会教育孩子:“清华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你一定要努力学习考第一,以后去读。”家长一直在给予孩子强烈的暗示,而这种暗示在高考前会升到顶点,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过度焦虑的情绪。 

家长老师可以照此学一学 

家长和老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群。他们的作用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 

作为家长,目前我们和孩子产生的唯一的连接方式就是电话了,孩子心情不好时有时无处诉说或不想和同学老师倾诉,因此会增加打电话频次,抱怨或情绪不稳定,建议家长这样做: 

倾听:认真听孩子讲完,不要先入为主地打断孩子想要诉说的意愿。 

理解:孩子此阶段可能会比较敏感、挑剔、指责、抱怨比较多,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充满一些不确定性,孩子有任何的情绪反应我们都应该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 

表达无条件的关爱:曾经有很多的学生来访会表达出父母只看重自己的学习,别的都是次要的,体会到的都是有条件的“爱”,自己不被在乎的感觉。因此,让我们的孩子体会到我们爱的是孩子本身,传递出我们无条件的爱。 

支持:孩子表达负面情绪时,给到孩子一些心理支持,如信任等,让孩子体会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 

接纳和信任:或许孩子的学习成绩仍旧不理想,但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学业并不是衡量孩子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相信孩子们能做好他们自己。 

作为老师,此阶段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老师的态度或反应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建议这样做: 

允许表达:学期和考前临近对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造成了影响,面对焦虑可引导学生适当表达情绪和感受。 

正向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转折点的重大选择,增加信心和主见意识以及对大学校园的期待,学会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仍然心怀希望。 

关注特别群体:关注情绪、行为表现变化较大的孩子,如发现有明显的问题,应及时干预。如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课、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小组互助等形式帮助考生,获得支持感。 

考生学会自我调节 

作为考生,基本是脱离家长一个人在学校,自我调节很重要。所以建议学生这样做: 

认知调整,提升战斗力:考生有一定水平的焦虑紧张,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这也正让我们具备了准备战斗的姿态,提升我们的战斗力。 

大家都一样,我也不例外:或许考生对自己之前的学习状态非常懊悔,总觉得自己落下了很多,后悔当时要是再专注些就好了。其实课堂效率相对较低的现象是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因此,你所担心的也是很多学生共有的,所以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 

接纳自己现在的不完美,坦然面对:有很多的考生面对高考,总觉得自己学得不行,还没复习好,有太多的知识还不会。懊恼再多也是徒增烦恼,三年如何走过,注定会有相应的结果,或许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但要接受现实并对自己走过的路负责,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坦然面对这次检验,有助于我们梳理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正确看待高考:高考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放平心态,尽可能地接受更多的教育,将来的路和视野会更宽些。 

提前准备 管理压力 

当然,眼下距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压力。 

增加运动量。哪怕只是在校园快走、跳绳或简单的拉伸,运动起来可以促进内啡肽等让我们自我感觉变好的激素分泌,从而抵消负面情绪和焦虑感,降低皮质醇水平。 

冥想。美国著名的钢索杂技演员瓦伦达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走钢索这一件事,专心致志走好每一步,不管得失”。后来心理学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不为其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冥想,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自己的身体等简单训练,有助于我们注意力回到当下,避免过多回忆过去或为未来担心。 

规律作息。考前保证充足睡眠,养精蓄锐去迎接高考是非常必要的。挑灯夜战,牺牲睡眠时间去进行题海战术得不偿失。 

合理宣泄。压力大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尝试其他方法来合理宣泄,写日记、和朋友或父母吐槽、听音乐、画画等,只要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法都可以。向别人求助或沟通中,有时对方可能不太知道具体要做些什么,所以请向他们明确提出自己的需要,记得要用肯定句,例如“我想自己安静一会,请给我点时间;我需要热情的鼓励,快夸夸我”。 

最后,我希望广大考生、家长和老师能够密切协作,互相理解,助力考生为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福建海峡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福建海峡网 fj.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